中共十六大——共和國之路
發布時間:2022-09-23 作者: 來源:素材取自網絡
中共十六大——共和國之路
中國共産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開。這次大會應到正式代表2114名、特邀代表40名(共2154名)(出席開幕式的代表和特邀代表共2134人),代表了全黨6600多萬黨員。
會議背景
五年前,黨的十五大是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大會;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正确路線勝利前進的大會。五年來,我國各項事業面向21世紀發展知識經濟的機遇和挑戰,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取得一系列曆史性成就。
主要議程
(1)聽取和審查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的報告;
(2)審查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工作報告;
(3)審議通過《中國共産黨章程(修正案)》;
(4)選舉十六屆中央委員會;
(5)選舉新一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1920年夏至1921年春
大會第一次明确宣布:我們黨曆經革命、建設和改革,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鬥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并長期執政的黨;已經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
十六大科學闡述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時代背景、曆史方位、精神實質和指導意義,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确立為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并且寫入黨章,要求全黨把這一重要思想貫徹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個領域,體現在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這是十六大的一個重大決策,也是一個曆史性貢獻。
大會闡述了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明确指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
十六大深刻分析了黨和國家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作出了21世紀頭20年是我國一個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重大判斷,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标,指出:“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
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基點,十六大全面規劃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戰略。要求“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為了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标,必須牢牢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的進程
十六大揭示了不同所有制經濟的内在聯系。指出: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各種所有制經濟完全可以在市場競争中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大會要求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增添新力量。指出,“對為祖國富強貢獻力量的社會各階層人們都要團結,對他們的創業精神都要鼓勵,對他們的合法權益都要保護,對他們中的優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營造鼓勵人們幹事業、支持人們幹成事業的社會氛圍,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财富的源泉充分湧流,以造福于人民”。
大會還正式使用“政治文明”的概念,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标。
十六大強調,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對于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具有全局性作用。為此,大會規範了通過“制定大政方針,提出立法建議,推薦重要幹部,進行思想宣傳,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堅持依法執政”六種執政方式,以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要求按照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規範黨委與人大、政府、政協以及人民團體的關系。
大會選舉了由198名委員和158名候補委員組成的中央委員會,選舉了由121名委員組成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随後召開的十六屆一中全會選舉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務委員會;選舉胡錦濤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決定江澤民為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批準吳官正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