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文化建設的曆史經驗

發布時間:2022-08-02 作者:萬光俠 | 山東師範大學副校長、山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來源:學習強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民族的複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共産黨從成立之日起,堅守初心使命,始終發揮文化建設的感召和引領作用,為救國、富國、強國注入精神動力。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百年文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蘊含着豐厚而彌足珍貴的曆史經驗。


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


黨的百年文化建設曆程是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科學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推動文化理論發展與拓深文化建設實踐的百年發展曆程。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指明了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也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決定着我國文化事業的性質和方向。


在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我們黨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結合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與時俱進地提出文化綱領、文化目标、文化政策,引領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文化建設提升到一個新的曆史高度,确立文化自信在“四個自信”中的基礎性地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為新時代文化建設指明前進方向、勾畫方略宏圖、明确方針路徑。習近平總書記着眼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的指導地位,對意識形态工作作出全局性、戰略性指導和部署,要求“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态”。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武裝與科學指導下,黨的百年文化建設成就斐然,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基礎。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百年文化建設圍繞“為什麼人”的根本問題,以高度的價值自覺,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文化建設方略;以高度的實踐自覺,始終踐行為了人民、服務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文化建設旨歸。


毛澤東同志強調,“為什麼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衆的,首先是為工農兵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學藝術創造、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首先要搞清楚為誰創作、為誰立言的問題,這是一個根本問題。”“隻有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真正做到了以人民為中心,文藝才能發揮最大正能量。”在革命、建設、改革的不同時期,文化建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弘揚時代主旋律,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一,以生活化的底蘊、大衆化的語言、時代化的氣息,在文學、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美術等各方面,創作出一批批人民群衆喜聞樂見、脍炙人口的優秀文藝作品。文化事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完成了從落後與短缺,到逐步建設與發展,再到全面繁榮與完善的巨變。人均擁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不斷增加,廣播電視節目覆蓋率不斷提升,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及科普能力不斷優化,更好地滿足了人民更多層次、更為多樣、更高标準的精神文化需求。


百年文化建設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文化實踐曆程,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提供了精神文化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要始終将“為了人民”作為文化建設的根本旨歸,以人民群衆的全面發展程度、文化需求滿足程度、精神力量增強程度作為文化建設的根本評判尺度。文化建設始終堅持“依靠人民”,發揮人民主體作用,尊重群衆首創精神,激發人民群衆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在“源頭活水”的基層實踐中,引導人民群衆迸發質樸而不竭的文化原創力;在“日用常行”的生活點滴中,引領人民群衆彙聚“日日新、又日新”的文化創新力,指引人民群衆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密團結在一起。文化建設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不斷提升文化權益保障的普惠化、城鄉一體建設的均衡化、供需結構關系的協調化與文化傳媒建設的數字化水平,讓文化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堅持服務時代需要和社會發展


在百年文化建設曆程中,黨始終立于時代潮頭,肩負起領導文化建設、引領文化發展的曆史大任。在領導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争中,服務于時代要求,建設新民主主義文化,領導左翼文化運動,鼓舞革命文藝創作,鑄煉革命文化隊伍,為領導工農群衆運動培植文化之基。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中,為适應、推進政治變革與經濟建設,探索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以革故鼎新的建設魄力發展社會主義教科文衛事業,為政治穩定、社會安定與建設發展創造了重要的思想政治條件,奠定了笃實的精神文明基礎。在改革開放進程中,始終将文化建設作為堅持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題中要義,充分發揮了文化建設推動政治建設、經濟建設的重要作用。黨的十五大首次将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共同确立為“三位一體”總體布局。黨的十七大提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總體布局,以推動文化建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着眼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将文化建設置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考量之中。


百年文化建設自覺遵循“繼往開來”的曆史邏輯與現實邏輯,順應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時代訴求,擘畫格局宏大而意境高遠的時代藍圖。百年文化建設在“繼往”的曆史邏輯中,始終堅守初心使命,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奮鬥目标,一以貫之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發展。百年文化建設在“開來”的現實邏輯中,以前瞻性的戰略考量,協同推進文明素養要求時代化、理論研究學習系統化、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精神文明創建具體化、公民道德建設生活化,深化完善文化體制建設,激勵新型文化業态發展,統籌推進文化強國建設。


堅持傳承與創新相統一


百年文化建設是薪火相傳的探索傳承與創新升華。黨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争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好激發了全民族的文化創造活力。文化創新是一個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基礎。其基本途徑,首先就是繼承傳統、推陳出新。要在繼承優秀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努力發展社會主義新文化,加大實踐力度,不斷探索轉化創新方式,積極拓寬轉化創新路徑。


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發展洪流中,始終以“因時而進”的時代自覺,肩負起挽救民族危亡、追求民族獨立、實現民族複興的曆史重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始終以“因勢而新”的現實觀照,秉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曆久彌新的精髓底蘊,實現其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協調适應,永葆革命文化本色不變又賦予其鮮明的時代氣質,持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科學本質與精神内核,又注入充滿活力的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


堅持民族性與世界性相統一


黨領導下的百年文化建設曆程,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根本指導,辯證協調處理“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文化關系,努力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一切優秀文化,努力吸收借鑒外國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習近平總書記明确指出,“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曆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文化建設必然彰顯厚重的民族氣質、鮮明的精神标識。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這既是以平等、多樣、包容、開放的文化自覺與自信,汲取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也是以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文化擔當,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複雜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百年曆程的滄桑與輝煌昭示,文化建設隻有始終堅守“不忘本來”,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指導,秉持客觀、科學、禮敬态度,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厚重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才能實現民族文化本源傳承與時代創新發展相協調。百年文化建設曆來堅持“吸收外來”,以放眼寰球的宏大格局,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以“為我所用”的氣度定力,甄别、選擇、學習世界文明中積極、合理與适用的因素。面向未來,文化建設要堅定發展性原則,自覺順應規律趨向,科學把握世界演變大勢,遵循社會主義文化發展規律;堅定戰略定力,以高度自信的文化強國形象,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昂首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分割線
Copyright 2021 版權所有 © 云鼎娱乐新的网址是多少-云鼎娱乐线上平台 魯ICP備05051451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