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凝心聚力營造氛圍
發布時間:2022-03-17 作者: 來源:時事報告
2022年是新時代新征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我們黨将召開二十大,做好宣傳思想工作意義重大。新的一年,宣傳思想戰線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貫徹落實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曆史自信、把握曆史規律、掌握曆史主動,在穩中求進、守正創新、敢于鬥争中更好擔當使命任務,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貫穿一條紅線,就是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打牢擁護“兩個确立”、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根基。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兩個确立”,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願,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曆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這就要求我們高舉思想旗幟、推進理論武裝,引導廣大幹部群衆不斷加深對“兩個确立”決定性意義的認識,自覺做黨的創新理論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一是在學懂弄通做實上持續用力。把“關鍵少數”領學、“絕大多數”普遍學、青年學生重點學統籌起來,綜合運用各類學習宣傳渠道平台、方式方法,引導廣大幹部群衆深刻認識和理解這一思想的重大意義、曆史地位、重要貢獻及豐富内涵、核心要義、實踐要求,不斷增強分析解決問題、改造主觀和客觀世界的能力。二是在充分彰顯思想偉力上持續用力。同步推進學理化闡釋、系統化建構和通俗化表達、大衆化傳播,把講道理和講成就、講邏輯和講事實緊密聯系起來,在理論上開拓新視野、作出新概括,引導人們立足實踐悟思想、透過成就強認同。三是在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态化長效化上持續用力。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為重點,把學黨史與悟思想貫通起來,把黨内學習和社會宣傳聯動起來,使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理論素養和黨性修養,推動全黨全社會更好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
圍繞一條主線,就是緊緊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彙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磅礴力量。黨的二十大是我們黨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進軍新征程的重要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會,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這就要求我們紮實做好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築同心的工作,把慶祝建黨百年激發的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熱情傳遞下去,把全黨全社會的精氣神進一步振奮起來。一是做強主流思想輿論。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統籌理論輿論、文化文明、網上網下、内宣外宣,精心組織“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重大主題宣傳,加強經濟形勢政策宣傳、社會民生熱點引導,生動展現國家的新變化新面貌新氣象、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激發廣大幹部群衆以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的風貌投身偉大奮鬥、創造美好生活。二是做實群衆宣傳教育。堅持深入基層、熱在群衆,以“強國複興有我”為主題開展群衆性宣傳教育活動,以弘揚時代新風、培養時代新人為重點深化群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級融媒體中心、“學習強國”學習平台等為載體創新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用光輝曆史啟迪人、宏偉目标激勵人、火熱實踐鼓舞人,激發全體人民奮鬥激情和創造活力。三是做優對外宣傳和國際傳播。精心組織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活動、重要講話對外宣傳,精心策劃一系列主題外宣活動,用中國話語和中國叙事講好中國故事、深化文明互鑒、促進民心相通,引導國際社會增進對中國理念、中國道路的理解認同,營造有利外部輿論環境。
描畫一條長線,就是始終瞄準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标,不斷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既需要物質文明的積累,也需要精神文明的升華,共同富裕是人民群衆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以強烈曆史主動精神投身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為強國複興提供更加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一是夯實主流價值之基。建立健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的制度,不斷完善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文化創作生産體制機制,持續深化文娛領域綜合治理,不斷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藝術價值,讓正能量帶來大流量、主旋律帶來高人氣,切實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培育共同精神家園。二是滿足文化生活之需。深化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工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文化數字化戰略,集中精力打造一批反映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的優秀作品,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态、文化消費模式,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面和适用性,不斷滿足人民群衆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激發人民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三是激發文化改革之力。制定實施文化強國建設和“十四五”文化發展的任務書、路線圖,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建設高标準文化市場體系,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文旅深度融合,使文化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築牢一條防線,就是堅決維護意識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為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作出貢獻。今年國内大事喜事多、重大節點多,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意識形态領域防風險、保安全的任務艱巨繁重。這就要求我們繃緊意識形态這根弦,發揚鬥争精神、敢于善于鬥争,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牢牢掌握工作主動權領導權。一是明責任、強管理。全面落實意識形态工作責任制,明确政治底線、管理紅線,敢抓敢管、敢于亮劍,做到任務落實不馬虎、陣地管理不懈怠、責任追究不含糊。二是重研判、強防範。密切關注意識形态領域新情況新動向,有效防範各類風險隐患,強化網絡綜合治理、清朗網絡空間,旗幟鮮明批駁錯誤思潮和錯誤觀點,做到眼睛亮、見事早、研判準、行動快,提高分析研判能力、陣地管理能力、引導管控能力。三是善鬥争、強話語。針對美國等西方國家在涉疆、涉藏、涉疫情等問題上的攻擊抹黑,有理有利有節地回擊和反制。理直氣壯舉起人類命運共同體、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旗幟,大力宣介我國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權等方面的理論和實踐成果,牢牢占據道義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