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 | 從曆史長河看文化之力和文化強國建設——在遼闊縱深中學習領悟習近平文化思想
發布時間:2024-01-16 作者:陳章樂 作者系中國青年出版總社黨委常委、總編輯,中國青年雜志社總編輯
從曆史長河看文化之力和文化強國建設——在遼闊縱深中學習領悟習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是人的靈性的集中體現,是推動曆史發展的強大底力。透視古代中國、近代中國、百年來的中國、當代中國及未來中國的跌宕起伏和光輝前程,“文化關乎國本、國運”“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的曆史規律鮮明有力呈現。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奮勇擔負新的文化使命,奮發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一、文化是曆史發展的深層推力
有了人,就有了曆史,“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曆史”。
如同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一樣,曆史在本質上也是實踐的。從古到今全部人類社會實踐的累積,就構成了人類的全部曆史。實踐,以及實踐的主體——人民群衆,是曆史發展的構成要素、推動力量。
曆史舞台上的無數個主角、配角、衆多追随者……他們的關系和活動展開,構成了一幕幕曆史話劇。不同時期,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曆史話劇,或慷慨激昂、或淺吟低唱,或縱橫捭阖、或平鋪直叙,或歡天喜地、或恨斷愁腸……曆史之河在高低起伏、蜿蜒曲折中波濤滾滾,一往無前。挺立在曆史大潮之上的,是一個個風流人物,一批批芸芸衆生。
曆史是人寫的,是人的活動史、創造史、成就史——這是曆史的表象形态,是曆史之河的表層流。
由于在本質上是實踐的,曆史既具有客觀性,更具有主觀能動性。與動物隻能被動适應自然界、在自然界中求得生存與繁衍、永遠為自然界所縛所困不同,人類能夠用大腦來思考,把自己的主觀認知加入到作用于客觀對象、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中來,在無窮演進、代代相承而又一代超越一代中,不斷實現“實踐,總結,提升;再實踐,再總結,再提升……”的螺旋式上升。于是,人類的行動空間、思維能力不斷拓展,日益擺脫了自然界對自身的束縛,日益創造出新的成就。于是,曆史的發展能夠在适應“必然”的基礎之上,實現無數“已然”,追求無數“應然”,通往無數“未然”。
人類學家都說,從猿到人的轉變,直立行走是決定性的一步。人類祖先的直立行走,不僅“挺直了腰闆”,更重要的是“昂起了頭顱”;不僅“解放了手和腳”,更重要的是“解放了大腦”。正是在解放了的“大腦”的思考指揮下,人們才能放開“手和腳”大膽進行實踐,生機勃勃地創造曆史。
曆史是人在一定的意識、一定的文化支配指導下書寫的,是人的思想史、精神史、文化史——這是曆史的内核形态,是曆史之河的底層流。
從遠古時期一路奔騰而來,曆史之河的流向、流速、氣勢,展現出來的是表層流、實踐流的樣貌,而實際上真正起到最基礎、最強大、最深層的支撐、引領和推動作用的,是底層流、文化流。
行動、實踐在前台,在淺處、顯處、激烈處;意識、文化在幕後,在深處、潛處、無聲處,這就是曆史舞台的基本狀況、曆史前進和發展的基本特點。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文化,就是默默流淌在曆史之河最底部的“大音”“大象”。
二、文化塑造了人和整個世界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馬克思也指出:“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别開來。”
所謂“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強調的是思想境界、精神情懷、道德品格等文化上的因素。而“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最大的區别,也恰恰就在于人有意識,最終能夠孕育發展形成為一定的文化。文化發源于,又大大反作用于人的大腦、人的意識、人的世界,從而使人不同于動物、高于動物。
《易經》中“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闡明了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有了意識、文化,人類一方面能夠在思維活動中“察時變”,不斷認識、把握、運用客觀規律,增強實踐能力(生産力),拓展自身潛能,實現日益“向上”;另一方面能夠在思維活動中“感天下”,敏銳觸知、妥善處理龐大複雜人群之間的關系(生産關系),對自身行為進行調适,建設有别于動物界永遠冷酷無情、弱肉強食,有助于彰顯人間關懷和人性光輝的更和諧人群、更美好社會,實現日益“向善”。
《易經》第一卦“乾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裡強調了“向上”。君子何以“自強不息”?正是因為有了“觀天文”“察時變”“應時序”的文化能力,方能實現“自強不息”。
《易經》第二卦“坤卦”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裡強調了“向善”。君子何以“厚德載物”?正是因為有了“觀人文”“察人情”“暖人心”的文化能力,方能實現“厚德載物”。
人類之外地球上所有動物,“一輩子”都是在為獲得食物、繁衍後代等自然生命的單純代謝,而尋尋覓覓、奔跑搏鬥、尋偶交配,除此之外,它們别無所感、别無所知、别無所求。它們的生命,無所謂“艱辛”,無所謂“希望”,無所謂“意義”。
而人類,因為有了意識、有了文化,擁有不斷“向上”“向善”的能力,就從動物界中脫穎而出,成為了莎士比亞所盛贊的“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就能夠既“野蠻其體魄”,又“文明其精神”,不斷走向進化、開化、文明化、現代化。百千萬年以來,各類動物的巢穴、生存活動狀況,很難說有什麼實質性的變化,它們的物種一誕生時是什麼樣子,也就幾乎注定了在相當漫長的未來還始終就是那個樣子。而放眼人類社會,幾乎每天、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或醞釀着重大變化。從古到今,從原始文明到今天的工業文明、數字文明,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進步提升,何等地覆天翻呀!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人與人之間有何不同?“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種“社會關系的總和”既包括了由經濟等決定的物質關系,也包括了由文化決定的精神關系。在物質與精神的相互轉化中,“社會關系的總和”在人身上全面持久發揮的作用,常常突出地彙聚、積澱、凝結為一定的文化和精神。認識和把握人、人群、人的組織,最主要的不應該從人種、地域、外貌、規模等自然屬性、生物屬性、物理屬性、外延屬性入手,而應該從社會屬性,尤其應該從精氣神、價值觀等文化屬性、内涵屬性入手。
考察一個人,首要看“三觀”,看其精神追求、價值旨趣、道德修為;
考察一個民族,首要研究其民族心理、民族文化;
考察一個政黨,首要研究其政治綱領;
考察一個企業或社會組織,首要看其企業文化、組織文化;
…………
孔子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老子曰:“上善若水。”文化,以風一般的吹拂、水一般的滋潤,在世世代代的日積月累中,融“天地之化育”,化了人、化了家、化了國、化了天下,塑造了整個世界。
文化彰顯了人的靈性。文化讓人有了智慧,有了價值,有了情感,有了理性,有了道德,有了創造的需求和潛力,有了幸福的感受和精神的歸宿。
文化蘊含着一切人類現象的密碼。人們的一切言行舉止,在文化上都“有迹可循”。一個人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念、思想意識,就會有什麼樣的行動;所有人,所有由人組成的族群、社群、團體和組織,都是“文化之子”。一個人、一個地區、一個組織、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所受到的文化浸染、文化熏陶是什麼樣,這個人、這個地區、這個組織、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其内在靈魂和外化形态就注定了是什麼樣。特别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曆史傳統、民族文化,必将對這個國家和民族的道路選擇、制度構建、國家治理、社會運行和未來發展産生無比廣泛深遠的影響。
文化之力,至大矣!至神矣!至偉矣!
三、古代中國在世界上獨領風騷,根源在于“文化獨秀”
在前現代的幾千年時間裡,中國在經濟、政治、文化、藝術、科技、外交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在世界上遙遙領先的成就,中華民族長期作為最繁榮最強大的文明體屹立于世。
有西方學者說:“中國在秦朝就建立了人類曆史上第一個現代意義的國家。”
中國的科舉制度,比西方文官制度早了一千多年。
李約瑟博士說:“在公元前一世紀到公元十六世紀之間,古代中國人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發達程度遠遠超過同時期的歐洲。”
馬克思評價:“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産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
《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古代中國都市的繁榮。宋朝時,開封、杭州的城市人口已經超過百萬,全國人口50萬以上的城市達40個。而同期羅馬最大的城市,人口不超過10萬。
宋代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币,比西方國家早了600多年。
即使在鴉片戰争爆發的1840年,中國的GDP仍占世界第一。
…………
泱泱華夏,巍巍九州。數不完的“遙遙領先”,道不盡的盛景輝煌。
尤其引以為豪的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今天隻有中國碩果僅存。這是千古奇迹,是中華兒女的千古驕傲!創造這個偉大奇迹的,是我們的中華先人;締造這個偉大奇迹的,是優秀的中華文化。
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系統闡述了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揭示了中華文化的優秀特質。
中華字典裡,書寫着一個大大的 “創”字。盤古開天、神農嘗草、誇父追日、愚公移山等神話故事,萬裡長城、都江堰、大運河等偉大工程,彰顯的都是“我”的力量、“我”的奮鬥、“我”的創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拘泥守舊、不作繭自縛,是中華文化的鮮明做派。中國曆史上生産技術革新、生活觀念變遷、治理方式變動的步伐從來沒有停止過,曆朝曆代的重大變法、改革屢見不鮮。守正不守舊、尊古不複古,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這樣的進取精神,這樣的無畏品格,深深流淌在中國人的血液之中。
中華字典裡,書寫着一個大大的“統”字。中華文化認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源之于“一”、系之于“一”、統之于“一”。幾千年來,“道統高于法統”“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六合同風,九州共貫”等“文化一統”“政治一統”“地域一統”“民族一體”的“大一統”觀,始終是貫穿中國思想文化、政治格局、曆史行進的主脈。各個曆史時期問鼎中原的政權角逐者,都在争“中華正統”。雖說“天下大勢,分分合合”,但“合”“統一”始終是中國曆史發展的主流,無論遭遇多大挫折,中華民族最終總是緊緊合成一體、牢固凝聚在一起。任何時候,“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這是中華民族牢固的共同信念。
中華字典裡,書寫着一個大大的“容”字。“中華第一圖”太極圖裡,象征陽的白魚眼睛是黑色的,象征陰的黑魚眼睛是白色的,黑白(陰陽)之間永不停息地在運動、轉換。正所謂“和而不同”“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在中國人的宇宙觀、世界觀中,事物本來就是内在矛盾的,矛盾是可以調和、統一的,不存在單一性、單一化的事物,也不可能有單一性、單一化的世界。反映在社會觀、人生觀上,中國人提倡“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崇尚利人、禮讓、寬恕,反對自私、敵對、緊張。中國曆史上,“諸子争鳴”而又“百家相融”,儒釋道“各顯神通”而又“三教合流”,對流入中原的所有外來文化“博而采之”“合而融之”……伴随着每一次“包”、每一份“容”,中華文化愈益廣博、豐富、深邃。
中華字典裡,書寫着一個大大的“和”字。中華文化尊道、重義、崇禮,追求“内聖外王”,追崇“修齊治平”,強調内斂、自律、自省,努力實現“與天和、與地和、與人和、與己和”。這樣的思維邏輯和價值準則,貫穿于從“小我”到“大我”、從修身到治國的始終。體現在對外關系上,中國曆來堅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倡導“協和萬邦”,主張“柔遠人,懷諸侯”“不戰而屈人之兵”。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王稱霸的基因,也永遠不會走國強必霸的路子。
“創”,則有前進力;“統”,則有内聚力;“容”,則有外吸力;“和”,則有平衡力。這四大維度曆史力量的彙通交融,讓中華文化實現内驅力與外驅力、運動性與穩定性、原則剛性與靈活彈性的高度統一。同時兼具這四個方面特性的文化,在全球絕無僅有,這些也是中華文化的第一個突出特性——連續性的原因之所在。
“并世列強,雖新而不古;希臘羅馬,有古而無今。惟我國家,亘古亘今,亦新亦舊,斯所謂‘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者也!”中華文化在保持自身穩定、聚合自身既有能量的基礎上,源源不斷地把來自“新時空”的“新能量”導入、注入、融入“舊邦”,讓“舊邦”不斷煥發“新命”、走向久遠、綿延光大。
文化的最大功能在于引導人、指引人、推動人“向上”“向善”,讓人日益擺脫源自叢林的粗鄙本性,彰顯“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的光輝,這也是人類文明的永恒使命。人類從必然王國邁向自由王國,就是通過生産力與生産關系的矛盾運動,不斷拓展“上”、不斷提升“善”的曆史過程。未來的理想社會,就是生産力高度發達、物質财富充分湧流,同時“三大差别”消滅、每個人實現全面自由發展的“至上”“至善”社會。
融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于一體的中華文化,是能夠将“向上”“向善”的寶貴品質彙集一身,具有無限廣闊之空間輻射力、無限悠久之時間穿透力的優秀文化。
“中華上下五千年。”舉世無雙、悠久、燦爛、優秀的中華文化,締造了世界上唯一文明綿延不斷、在各方面都取得輝煌成就的古代中國。
四、近代中國一落千丈,要害在于“文化蒙塵”
1840年鴉片戰争,殘暴撕開了近代以來中國身上的第一道巨大傷口。
從那以後,西方列強倚仗堅船利炮,步步進逼,一次次強迫中國割地、賠款,攫取在華經濟、政治、司法等種種特權。中國身上的傷口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山河破碎、生靈塗炭。曾經的東方雄獅,傷痕累累,舉步維艱。
“華人與狗不得入内”“東亞病夫”……中華民族被西方殖民者譏笑為“劣等民族”。
“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無數中國人的心在滴血。
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用“三個蒙”對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遭受的前所未有劫難作了精深概括——“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再次重申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遭受“三個蒙”的論斷。
“哀莫大于心死”。“三個蒙”之中,最要害、給中國人帶來最緻命打擊的,是第三個“蒙”——“文明蒙塵”,也就是中華文化的蒙塵。
拿破侖曾經說過,“世上有兩種力量:利劍和思想;從長而論,利劍總是敗在思想手下。”
屈服于“利劍”的“國家蒙辱”“人民蒙難”,中國曆史上并不罕見。“五胡亂華”“靖康恥”“土木堡之變”……演繹了多少曆史變局、壯士悲歌。
但是,“國破山河在”“心若在,夢就在”。曆史上無論哪一次“國破”,無論出現多少個“政權分立”,中華兒女對中華文明優越性、自豪感的認知認同,從來未曾改變。也正是這份熾熱執着的文化情感和文化認同,深深牽引、呼喚、凝聚着中華兒女,屢屢“破鏡重圓”、實現“重振河山”,讓中華民族一次次化危為機、渡過劫難、浴火重生,不斷實現疆土大整合、民族大融合、文化大彙合,經磨難而愈強,生動印證了“從長而論,利劍總是敗在思想手下”。
而近代中國陷入的“文明蒙塵”,卻與此前曆史境況大不相同,讓幾千年來凝結積澱的民族心理和文化自信近乎崩塌。
讓國人痛定思痛的“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明明白白昭告着:在近代西方工業文明面前,古代中華文明存在巨大曆史代差,不僅在“利劍”方面,而且在“思想”方面,都确确實實是落伍了。
封建地主階級自強、農民階級起義和民族資産階級變法、革命的一次次失敗,也明明白白昭告着:這一輪次中華民族遭受的前所未有劫難,絕不僅僅是表層次的物質性劫難,更是深層次的文化、文明劫難,渡過這個輪次的劫難僅靠産業、技術、軍事、國家制度等表層乃至中層的努力,不可能根本奏效,最終一定要深入思想、靈魂層面,來一番大動幹戈,來一番文化革新、文明再造。
馬克思在《鴉片貿易史》中尖銳指出:“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于現狀,人為地隔絕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注定最後要在一場殊死的決鬥中被打垮。”
而身處曆史大變局的梁啟超,也在幾經求索反思之後,轉向對中國文化傳統的批評,在《中國積弱溯源論》中,發出“中國積弱之故,蓋導源于數千年以前”的感慨。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在滾滾的工業化、現代化浪潮面前,“天朝上國”的遺夢,終究要幻滅;“蒙塵”的中華文明,終究要再造。
五、百年來中國的舉世成功,命脈在于“文化激活”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近代以來遭受的前所未有劫難,把中華文明、中華民族逼上了絕路,也逼上了一條自我解救、自我思變、自我求新、自我求強之路。
太陽、地球每時每刻都在轉動,世界上沒有恒定不變的事物,也不應該有恒定不變的文化。
“文以載道。”文化有根本内核、基本信條準則、具體外在表現形态等不同層次結構。根本内核,也就是核心價值觀,是蘊藏于文化最深層的“道”;基本信條準則,是核心價值觀貫徹到國家、社會和個人生活中的一系列原則要求和行動遵循,它處于文化的中層;文化的具體外在表現形态,則體現為文化産品、文化現象、行為舉止、生活習俗等等,處于文化的最表層。文化的根本内核決定了文化的本質、本性,是固有的、長期穩定的。文化的基本行為準則,是文化根本内核與國家、社會和個人實際生活相結合的産物,它在一定時期内保持穩定,但會随着時代條件不同發生相應變化。文化的外在表現形态,則最為靈活多變、豐富多樣。
作為系統化了的社會意識,文化歸根結底是由經濟基礎、社會存在決定的。發源于農耕時代的中華傳統文化,一方面在基本信條準則、具體外在形态上顯現着一系列出于農耕文明的思想特點、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另一方面又在根本内核上蘊含着一系列融“向上”“向善”的價值于一體,體現人性光輝,反映人類社會進步、人類文明發展方向的優秀文化基因。
由于農耕文明演進緩慢,在幾千年古代曆史上,中華傳統文化不僅根本内核穩固,基本信條準則、外在表現形态的變動也相對較慢較小。随着近代以來科技革命、工業化浪潮興起,人類文明進步陡然提級增速,中華傳統文化這種長曆史時期偏安一隅的“超穩定态”,注定要被打破。
鴉片戰争等驚天炮響,震醒了天朝美夢,也震痛了中華兒女,震開了中華文化。
從洋務運動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到“百日維新”,到辛亥革命,反思傳統中華文明、中華文化之積弊,“睜眼看世界”,引進西方文明、西方文化的步伐越邁越大。但所有這些不敢廣規模、大力度跳出傳統框框的探索、嘗試和努力,都還沒能為改造中華文明、解救中華民族找到正确出路。
曆史、文化的閘門一旦打開,便沒有回頭路、隻能朝前走。在之前一系列文化陣痛、思想解放活動的基礎上,随着以《新青年》為代表的新文化運動的興起,随着五四運動的跨時代風暴式洗禮,舊禮教、舊道德、舊思想、舊文化進一步受到猛烈沖擊,新思想、新文化廣泛大力傳播,特别是受十月革命勝利的光輝啟示,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決心在中國大力傳播馬克思主義,并推動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孕育、誕生了偉大的中國共産黨。中國共産黨一誕生,就把馬克思主義鮮明寫在自己的旗幟上。
“雄雞一唱天下明。”馬克思主義是基于近現代工業文明、在繼承人類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和資本主義運行特殊規律,為無産階級和全人類解放指明方向和道路的,最科學、最先進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的形成,是人類思想史上“壯麗的日出”。這個“壯麗的日出”一旦照耀中國,中國的革命事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必定要驅散陰霾、迎來光明。
追求真理之路,修遠曲折。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入、傳開、确立為革命政黨的指導思想,是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在無數仁人志士幾番試錯碰壁的曆史基礎上,又經過長期反複的摸索研究、比較反思、實踐選擇之後,鄭重作出的抉擇。中國共産黨在百年來奮鬥的各個曆史時期,也是曆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才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取得最新成果、發生新的飛躍。
追求真理之路,更有着強大的内在必然。馬克思主義在“為民”“為公”等根本立場,以及講辯證、重實踐、推發展、依群衆、求合一、強自律、反強權等諸多基本觀點、基本方法、基本要求方面,與中華文化的 “内含之道”息息相通。古代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産生活中積累形成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同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道相同,可相為謀”“心有靈犀一點通”,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是二者内在特質和相互要求之使然、曆史發展之必然。
追求真理之路,激發出磅礴的實踐偉力。馬克思主義想到了、說到了、落實造福到了中國人民的心窩心坎上,迅速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形成強大的融合之力,共同孕育滋養了與近代以來時代潮流和中國實際相适應的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導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偉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馬克思主義原本誕生于西方,卻沒有在西方發達國家指導無産階級革命取得成功,反倒是在中國,收獲了指導奪取革命勝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豐碩成就的耀眼果實。特别是在“蘇東劇變”、世界社會主義事業跌入低潮之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旗仍然高高飄揚,中國在世界風雲變幻中長期保持“風景這邊獨好”的高速發展,以至于不少人都發出了“中國拯救了馬克思主義”“隻有中國才能救社會主義”的感慨。從這個意義上看,中國大地、中國實際、中華文化,激活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生命力。
中華文化原本系統形成于農耕時代,在近代西方工業文明猛烈沖擊下曾一度面臨亡國亡種之危機。中國共産黨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深入傳播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曆史唯物主義、階級鬥争理論、黨建理論、國家學說、政治經濟學、文化理論、社會發展理論、經濟全球化思想等等先進思想,同中華文化中一系列富集“向上”“向善”價值導向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等優秀文化交彙融合,為黨和人民事業注入了強大的真理力量、精神力量、文化力量。今天,從偉大建黨精神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人類共同價值,從以人民為中心到公有制為主體、全過程人民民主、“兩個鞏固”、共同富裕、和諧社會、美麗中國、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共産黨的理論和話語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每一個領域,都既閃耀着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也閃耀着“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光芒。
曆史和實踐充分證明,“隻有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真理洪流,洗滌沖刷了讓中國民衆昏昏欲睡、讓中華文化黯然失色的“曆史塵土”,激活了古老中華文化的根本内核,讓具有“創”“統”“容”“和”等優秀特質和獨特優勢的中華文化基因和文化力量,以合乎中國人心、合乎時代潮流而又運用全新表達的方式,深深熔鑄于中華民族複興偉業,結出繁花碩果——中華民族“挽狂瀾于既倒”,中國“崛起于世界東方”,中華文明“撥雲見日”、煥發新的時代生機和蓬勃活力。天地悠悠、潮落潮起,新的時代條件下,中華文化光輝延續,内核仍然博大深沉、文脈依舊赓續延展、文化主體性充分彰顯,但是經過馬克思主義和工業文明、現代文明的洗禮再造,中華文化基本信條準則、外在呈現氣象的全新樣态,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百年以來,中國共産黨堅持不懈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讓馬克思主義不斷中國化時代化,實現了“中國式激活”;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日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實現了“現代式激活”。這個氣壯山河、波瀾壯闊的思想文化上的“激活”,是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根本密碼、根本命脈之所在。
六、當代中國全面增強自信,根基在于“文化自信”
中國曆史如此悠久、國土如此廣闊、人口如此龐大,如果不能找到一條解決自己問題的路子,不能擁有自己發展自己的信心和能力,那無論對于中國自身,還是對于整個世界,都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自信者常勝”,“自知者明,自勝者強”。中華文化曆來不盲目崇拜、也絕不屈服于任何外在力量,曆來強調激發自我之力、實現自我發展。
“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國共産黨從來都把黨的事業前進、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始終堅持實事求是,走自己的路。
古代中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充分彰顯了“中央之國”的實力、風采與氣度。幾千年來,中華先民對中華民族、中華文化充滿了天然的、發自内心的、足夠的自信。
近代以來的一次次民族劫難,一次次求索抗争而又歸于失敗,讓中國人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幾乎毀于一旦。不僅外國人瞧不起中國人,甚至連中國人都瞧不起自己,瞧不起自己的國家、民族和文化。在很長時間裡,中國的有志之士尋找進步、尋找出路、尋找希望和未來時,總要把目光瞄向西方,認為隻有到西方國家、西方文化裡,才能找到“救世妙方”。
随着中國共産黨登上曆史舞台,領導中國人民獨立自主解決中國的問題,走自己的路,并在追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征程上一步步取得有說服力的成就,對自己的民族妄自菲薄,認為中國人、中國文化“低人一等”的民族心理和自卑心态才逐漸消融,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逐漸恢複。
但是,盲目向往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世界,一味推崇西方國家制度、西方文化,崇美、恐美、媚美的心态,始終在一些國人心中揮之不去。可以說,隻要在經濟、科技、軍事、國際話語權等各個領域“西強東弱”的局面沒有根本扭轉,我們的民族自尊、民族自信問題就始終是一個突出的“國之大者”。
信心源自實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人民群衆對堅持黨的領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心不斷增強。黨的十八大之前,我們黨提出堅持“三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這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創新。有了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積累的成就,強調這些“自信”才有說服力。同時,也隻有強調這些“自信”,才能讓全黨全國人民清醒認識到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從而在今後更加自覺地堅持下去,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相較于過去長時期裡籠統地從民族心理的角度出發,強調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三個自信”讓我們黨、國家和民族自信,有了道路、理論、制度三個大方面豐富而明确的内涵,有了黨成立以來、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别是改革開放以來,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道路、理論和制度作為堅實骨架。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文化自信”問題,數十次強調“文化自信”,把“三個自信”發展成了“四個自信”。對于我們黨、國家和民族的自信來說,增加“文化自信”,是“神來之筆”“點睛之作”,抓住了問題的要害,拓展了自信的内涵,極大地增強了自信的曆史底氣。
文化是哺育一切人,塑造一切國家、民族和整個人類社會的精神之母、靈魂之柱、力量之源。離開文化上的自信,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信。
中國共産黨成立以來、新中國成立以來、改革開放以來所探索開辟的道路、創新形成的理論、建立完善的制度,直觀來看,曆史就是100年、70年、40年。而一旦加上“文化自信”,那就是五千年的曆史底蘊、五千年的文明支撐。這是多麼富有氣魄的曆史延展、多麼厚重深邃的曆史眼光!
道路、理論、制度,其源頭在文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裡有什麼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根基在文化自信。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古老偉大的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連同百年來黨領導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給了我們最強大、最深厚的底氣:“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産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任憑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将一如既往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堅定不移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既不走僵化封閉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信心滿滿邁向民族複興的美好未來!
七、未來中國全面實現現代化,制高在于“文化自強”
邁上過輝煌高峰、又跌入了谷底深淵的民族,一定是有志氣、有夢想,也一定能激發出頑強意志力的民族。
近代以來中國所承受的每一份深重苦難,都轉化為中華兒女抗争奮鬥的強大動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就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中國共産黨是應解救中國人民、解放中華民族的曆史需要而誕生的,從一開始就把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的初心和使命,深深融進建黨精神,堅毅扛在肩上。
“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近代以來的中國,就是因為在工業化、現代化的時代潮流中嚴重落伍,才導緻持續落後挨打。因此,大力“振興中華”,追趕世界潮流,實現現代化,實現強國富民,是鴉片戰争以來無數中國仁人志士和中國人民内心深處最強烈的渴求、最美好的夙願。
中國實現現代化、中華民族實現偉大複興,二者在本質上是一緻的。百年以來,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要為推進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創造條件,最終實現中國夢。
夢想光輝,征程漫漫。從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到推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國改天換地,中國人民、中華民族豪邁地“站起來、站穩固”了;經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突飛猛進,中國翻天覆地,中國人民、中華民族豪邁地“富起來”了。
2010年,中國GDP已經跻身世界第二位,中國成就讓世界刮目相看。有了這樣的成就,已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告慰英烈、告慰人民了。但是,“富”與“強”不能直接畫等号。如果隻富不強,則富不可長保;如果隻富不強,愧對屹立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如果隻富不強,對現代人類文明的貢獻度就很是有限。顯然,我們離民族複興的偉大目标、光輝夢想,還有相當大一段曆史距離。
奮鬥不能止步,事業未有窮期。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突出使命,就是要在堅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的基礎上,向全面建成社會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邁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集中破解的一個突出課題,就是“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強起來”,是新時代的最強音,是新時代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主題之所系、主軸之所在。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了“三步走”戰略規劃,并對各領域強國建設作了具體要求部署,共提出了17個重要強國建設目标,包括:制造強國、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海洋強國、貿易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和平安中國、美麗中國、數字中國、法治中國、健康中國。
黨的二十大報告,在“主題”中就明确強調“自信自強”;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産黨的使命任務”中,重申了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從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步走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規劃;在其餘各有關部分,重申強調了要加快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17個具體領域強國建設,新加進了“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而後,前不久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又提出了“加快建設金融強國”。
“一萬年太久,隻争朝夕。”新征程上,千帆競發、百舸争流,“強起來”的奮進旋律高揚,各領域強國建設的千軍萬馬在奔騰。
“高處不勝寒。”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入演進,國内改革、發展的舒緩期、快速增長期已經過去,各種風高浪急甚至是驚濤駭浪的風險随時可能降臨的形勢下,新征程上向國家現代化、民族複興的頂峰發起沖刺,對黨和人民的要求更高、挑戰更大了。
越是登高望遠,思想、精神、意志、智慧的作用就越是突出,文化建設就越是肩負重任。确保向高峰進軍的正确方向、不迷途,要靠文化,靠高舉偉大旗幟;凝聚向高峰進軍的強大力量、不分散,要靠文化,靠弘揚主流價值觀;鼓舞向高峰進軍的頑強幹勁、不懈怠,要靠文化,靠激發奮鬥精神;培育向高峰進軍的優秀人才、不平庸,要靠文化,靠現代知識武裝。因此,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在各領域強國建設中,文化強國建設至關重要。
進一步而言,文化上的強,是一個國家強起來的最突出标志。“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一個國家僅靠經濟、科技、軍事等方面的硬實力,在世界上很難赢得其他國家及其人民的由衷認可和尊敬。中華文化強調,“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現代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一個強國必須具有強大的文化軟實力,必須具有向全球彰顯其價值觀的能力,這就賦予了我們的文化強國建設更神聖的使命。
黨的二十大報告專門用一個部分,對“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也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推進文化自強,我們特别要牢牢堅持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有力領導,做到在根本政治保障上強;要牢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做到在科學理論武裝上強;要深入開展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宣傳教育工作,深入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傳承工作,做到在“魂脈”“根脈”上強;要堅決守正,有力抓牢“兩個鞏固”,做到在思想統一、力量凝聚上強;要積極創新,讓一切有益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人類優秀文化成果、時代創新元素,得到借鑒吸收,做到在智慧支持上強;要講好中國故事,在世界上傳播好中華文化,做到在國際文化影響力上強。
展望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美好未來,伴随一個生機勃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一個曠世未有的,融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優秀文化于一體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必将迸發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