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 築牢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根基
發布時間:2023-02-15 作者:王克修 作者系湖南省委黨校教授,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築牢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态。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明了文化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地位作用,明确了“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重大任務。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要将其根植于社會整體系統之中,全面發揮文化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的助力和推動作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的價值支撐、心理支撐、能力支撐
1883年,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指出,“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曆史的發展規律,即曆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态所掩蓋着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産,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這篇講話說明,經濟建設為文化藝術發展提供物質基礎,文化藝術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内在價值,尤其在全球化、信息化時代,文化藝術對民族凝聚力、國家軟實力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價值性力量。中國式現代化包含着文化的現代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需要全面立體的文化支撐。文化支撐力,是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文化所能提供的起支柱和促進作用的抗壓力和拉動力。文化是人類曆史進程中長期積澱的相對穩定的價值體系和行為模式,是滲透到經濟、政治、社會環境中人的精神基因和價值基因。曆史和事實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可以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的價值支撐、心理支撐、能力支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内涵極其豐富,它源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曆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是指引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不懈奮鬥的精神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能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感染群衆,激發群衆參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并提升其獲得感,加深其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心理認同感。此外,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提供建設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能夠培養全方位發展的複合型人才,尤其是培養先進知識分子,激發他們的創新創造活力,使他們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貢獻力量。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提升中華文化的說服力
中國式現代化的提出是基于強大的文化自信。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文化事業不斷發展、文化産業不斷繁榮,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提高了社會文明程度,賦能了經濟社會發展,提升了文化軟實力。随着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現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一項重要使命和任務。要堅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文明互鑒,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合作,着力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創新對外宣傳方式,構建對外話語體系,讓中國故事講得越來越精彩,讓中國聲音傳播得越來越響亮。
新時代以來,我們黨更加重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重視以中國的文明智慧服務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體現了恢宏的世界胸懷與堅定的大國擔當。當前,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包含中國文化、中國精神、中國智慧。新時代新征程上,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不僅要面向國内講好,還要面向國外講好,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吸引力,産生廣泛的國際影響。在國際傳播中,要提升中華文化的說服力、親和力,避免簡單、空洞和千篇一律。創新話語體系,做到分衆化表達,支持包括蘊含中國價值、中國精神、中國智慧的數字出版、網絡文學等産品走出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指導作用
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方面都發轫于文化,得益于文化的創新與傳承。引領人類文明進程,推動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人口規模巨大,既是壓力與考驗,也意味着優勢與紅利。人民群衆有着無盡的智慧和力量,一旦被激發出來,就能形成戰天鬥地、改天換地的偉力。不僅如此,巨大的人口規模,還意味着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更豐富的人才資源、更強勁的發展動能,将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實施文化強國戰略,推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一個長期的曆史過程。黨的二十大立足新時代實際,為實現共同富裕作的戰略部署為推進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要重視第三次分配的作用,發揮社會力量在道德、文化、習慣等影響下自願通過民間捐贈、慈善事業、志願行動等方式扶弱濟困,從而彌補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不足,紮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促進文化發展繁榮,引領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進入新發展階段,随着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新變化,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越來越強烈,對精神文化生活更加看重,文化需求高品質、個性化的特點更加明顯。同時,我國的發展已經邁入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的曆史階段。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衆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人民群衆改善生活品質、走向共同富裕的共同期盼,對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這就需要不斷滿足人民群衆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财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和民族的、科學的、大衆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創新生态文明思想,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自然是生命之母,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搖籃,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人類生存和發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遵守自然規律,把經濟活動、人的行為限制在資源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内,絕不能破壞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對大自然造成不可逆轉的侵害。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人心和善的民族。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積極開展對外交往通商,而不是對外侵略擴張;執着于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而不是開疆拓土的殖民主義。對和平、和睦、和諧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融入中國人民的血脈之中。16世紀,西方傳教士利瑪窦對中國發表評論:“在這個幾乎有無數人員和無限幅員的國家,而各種物産又極為豐富,雖然他們有裝備精良的陸軍和海軍,很容易征服鄰近的國家,他們的皇上和人民卻從未想過發動侵略戰争。他們很滿足于自己已有的東西,沒有征服的野心。在這方面,他們和歐洲人不同,歐洲人常常不滿足于自己的政府,拼命貪求别人的東西。”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外交辭令,而是從曆史、現實、未來的客觀判斷中得出的結論,是思想自信和實踐自覺的有機統一。和平發展道路對中國有利、對世界有利,中國式現代化是既發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