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 弘揚黃河文化 鑄牢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發布時間:2023-05-15 作者:袁紅英 作者系山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山東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來源:學習強國
弘揚黃河文化 鑄牢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研究闡發黃河文化的内涵精髓、推動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是鑄牢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增強文化自信自立自強、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的必然要求。
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具有重大意義
加強黃河文化傳承弘揚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相關重要論述、深入推進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基礎。九曲黃河奔騰入海,以百折不撓的磅礴氣勢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偉大品格,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是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曆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推動黃河文化研究闡發是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的基礎性工作,紮實推進黃河文化研究闡發,自覺扛起弘揚黃河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的時代使命,能夠為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撐。
加強黃河文化傳承弘揚是挖掘黃河文化時代價值、凝聚奮進力量的有力抓手。黃河文化内涵豐富,蘊含的價值觀念、理想人格、思維方式、審美情趣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黃河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的源頭性、代表性、主體性文化,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标識,是民族複興、國家軟實力的重要表征,是中華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加強黃河文化内涵與精髓研究、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有利于增強曆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增強中華兒女“同根同源”“大一統”的民族意識,構築中華民族精神家園,凝聚起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磅礴偉力。
加強黃河文化傳承弘揚是助推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黃河流域生态環境較為脆弱,經濟增長相對緩慢,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較為突出,迫切要求沿黃地區找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立足點、切入點和落腳點。做好黃河文化内涵與精髓研究,全面挖掘梳理黃河文化資源,促進黃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有利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沿黃地區文化産業、旅遊産業做大做強,發揮黃河文化在推動生态保護、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黃河文化的内涵精髓
黃河文化是沿黃地區人民群衆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創造的物質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總和。在“物”的層面,包括承載黃河文化的曆史文物、考古遺址、古建築群等;在“精神”層面,包括黃河曆史凝練的民族精神、價值理念、生活習俗、手工技藝、戲曲文藝等。黃河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包含着豐富的思想觀念、道德情操、審美品格和科學智慧,積澱着中華民族崇高的精神追求、獨特的精神标識和深沉的行為準則。
家國天下。中華民族向來以龍的傳人、華夏兒女為傲,常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抱負,素有“天下為公”“兼濟天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博大情懷。黃河文化孕育的“同根同源”“大一統”的民族意識,始終是中華民族尋根溯源的心理因循,是中華兒女保家衛國、維護統一的精神支撐,對于提升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強不息。《易經》有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黃河有“德水”之譽,但在曆史上“善淤、善決、善徙”。面對頻發的黃河水災,沿黃人民百折不撓、愈挫愈勇,從大禹治水到潘季馴“束水攻沙”,從漢武帝“瓠子堵口”到清康熙帝把“河務、漕運”刻在宮廷的柱子上,孕育了黃河文化中勇敢堅忍、不屈不撓的品格内涵。盤古開天、女娲補天、誇父逐日、後羿射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神話傳說也都産生于黃河流域,皆體現了中華先民自強不息的精神。曆史上,中華民族數次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但是每在危急關頭會湧現出無數仁人志士自強不息、發憤圖強,自覺尋求救國保民的道路。正是在這種精神引領下,中華民族得以在經曆近代以來的磨難後快速走向偉大複興。
崇德尚義。儒家思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主幹,誕生于黃河流域,對黃河文化的發展發生重要影響作用,主導了黃河文化的走向。儒家“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以仁和禮為核心,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勇孝悌廉等道德理念深入人心,尚仁重德、知禮好學、寬厚大度、豁達坦誠的情操品格格外鮮明。孔子“君子義以為上”“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雲”,“曾子殺彘”“雞黍之約”“管鮑之交”等動人事迹,塑造形成中華民族的誠信品格。
樂天知命。農耕經濟是黃河文化的本質特征。黃河流域氣候溫暖,土地肥沃,平原廣袤,季節鮮明,灌溉便利,特别适宜農業耕作、畜牧養殖。勞動人民在長期的農業生産生活中逐漸養成了勤勞樸實、務實安定、豁達安樂的品性,并衍生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天時地利人和”等生态理念,“克勤于邦,克儉于家”“業廣惟勤”“天道酬勤”等勤儉節約觀念,“滿招損,謙受益”等戒驕戒滿思想。曆代統治者特别重視農業生産,神農氏“教民農作”,“舜耕曆山”,強調“民為邦本”“以人為本”,“春日勸農,秋日點兵”,認為清談誤國、實幹興邦。
兼收并蓄。黃河流域自古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中原文化與草原文化融彙交流的地方,不同族群和生産方式的反複交流碰撞融合,使黃河文化逐漸形成了兼收并蓄、開放包容的特質。春秋戰國時代,黃河文化與中華大地上出現的遊牧文化、吳越文化、荊楚文化等交流交融。唐代,黃河文化在對印度、中亞、南亞等地區的多種文化進行兼容并蓄中獲得發展的強大動力。可以說,黃河文化在其發展中自始至終以博大胸襟包容萬有、在兼收并蓄中曆久彌新。
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主要路徑
加強黃河文化研究闡發。加大黃河文化研究的支持力度,實施黃河文化研究工程,推動高等院校、社科研究機構及相關學術社團整合研究資源,建設一批跨學科、交叉型、多元化的黃河文化研究創新基地與學術交流平台,構建黃河文化研究的思想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加大支持力度,鼓勵開展黃河文化、黃河精神、文物考古、文獻古籍等專項研究,推出一批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标志性黃河文化研究成果。
推進黃河文化遺産系統保護。首先,深入挖掘沿黃地區文化遺産資源,摸排梳理各類資源的種類、數量、分布和保護情況,建立黃河文化資源分級、分類保護名錄,繪制黃河文化資源地圖。健全實物保存、技藝保存、數字保存三大遺産保存體系,建設黃河流域文化遺産數字化資源庫。其次,推動黃河物質文化遺産系統保護。建設黃河幹支流線性文化遺産廊道,分類實施沿黃文化遺産本體保護工程。最後,加強黃河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實施黃河非遺瀕危項目及年老體弱傳承人搶救工程,推進黃河傳統工藝振興,建立黃河傳統工藝振興目錄,重點推進生産性保護基地建設。對非遺項目集中、特色鮮明、保存完整的特定區域,進行區域性整體保護。
打造黃河風情旅遊帶和文化體驗廊道。深入挖掘河湟文化、河洛文化、關中文化、齊魯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資源,大力實施文旅+科技、文旅+農業、文旅+工業、文旅+體育、文旅+康養等融合戰略,打造各具特色、色彩紛呈的黃河文化風情旅遊帶和黃河文化體驗廊道。堅持市場導向、集聚發展,構建涵蓋美景黃河、好客黃河、好看黃河、好玩黃河的特色旅遊産品體系,提升文旅産業發展的質量。大力實施黃河文化創意産業提升工程,開發多樣化、個性化的系列文化産品和服務,形成具有黃河文化特色的文化創意産品體系,建立一批具有鮮明特色和内容優勢的黃河文化創意産業園區,推動黃河文化創意産業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發展。
強化科技賦能,建設數字黃河、智慧黃河。充分運用科技手段和科技元素,融入互聯網、物聯網、虛拟現實、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以“科技+”“互聯網+”為重要手段,以數字化、智慧化、網絡化、現代化為方向,加快黃河曆史文化資源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進程。大力實施黃河文化IP開發工程,推動沿黃省區共同建設數字黃河公共服務平台,培育一批數字文創企業和重點項目,開發數字化體驗産品,發展沉浸式互動體驗、虛拟展示、智慧導覽等新型文旅服務。
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推動黃河主題文藝創作繁榮發展,實施黃河文藝重點選題創作扶持計劃,推動文藝精品創作提質增量。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群衆性黃河文化活動,大力弘揚民間文化藝術,支持沿黃地區積極争創“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黃河文化國際交流合作中心,依托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世界儒學大會、中日韓儒學對話會等,開展大河文明專題國際研讨交流,打造黃河文明與世界文明交流對話、互學互鑒的高端平台。加強黃河文化産品生産推廣國際合作,借力對外文化貿易,推動黃河題材的圖書、電影、電視劇、紀錄片海外傳播,凝聚各方力量,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唱好新時代黃河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