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修身的智慧

發布時間:2022-12-05 作者:蔣來用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來源:學習強國

汲取修身的智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作為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産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這充分體現了我們黨所堅守的中華文化立場,充分彰顯了我們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着豐富的修身智慧,是我們堅定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源泉所在。


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每個人,文化的最大特點在于化人。《易經》中說:“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天,我們要以文化人,就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深刻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随着時代的發展而發展,成為經久不衰的活的文化。以文化人,客觀上要求我們每個人特别是黨員幹部善于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修身的智慧。《孟子》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國一體、家國同構,既是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的深層邏輯,也是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内在支撐。修身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修身既是個人層面的要求,也是社會層面、國家層面的要求。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修身的智慧,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立德立身。“德者,本也。”立德立身是修身的核心内容。我國古代先哲一貫倡導立身必須先立德,要做君子不當小人,做到“喻于義”而非“喻于利”,“懷德”而不是“懷土”。我們在立德立身的過程中,既要立意高遠,也要立足平實。一方面,立志于報效祖國、服務人民。作為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愛國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家”與“國”向來是一體的。黨員幹部要積極做愛國主義的堅守者和傳播者,永葆對人民群衆的赤子之心,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另一方面,立足于做好小事、管好小節。“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些都是修身的内在要求。黨員幹部要用高尚的道德操守約束自己的言行,守住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政治責任。


克己修身。修身就要克己,克己就得自律。《周易·系辭》說:“懼以終始,其要無咎”;《詩經》說:“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些都是在告誡人們,要始終保持警懼憂患心态,努力做到言行無過。隻有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每一名黨員特别是領導幹部都應該明白這個道理。在我們黨的曆史上,一大批優秀共産黨員都是克己奉公、修身無私的典範和表率,把立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落到實處,為廣大黨員幹部樹立了榜樣。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誘惑幹擾面前,黨員幹部要正确處理公與私、廉與腐、儉與奢、苦與樂的關系,不斷涵養“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政治定力,努力抵禦私心雜念的幹擾、不良欲望的侵襲,穩得住心神、管得住言行、守得住清白。


立志立業。立什麼志、立什麼業,這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也事關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古人說:“夫志,氣之帥也,人之命也”“根不植則木枯,命不續則人死”“君子之學,無時無處而不以立志為事”。這啟示我們,立業首先要立志,隻有立大志、立長志,才能更好地做大事、成大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告誡年輕幹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當官就不要發财,發财就不要當官,這是兩股道上跑的車”“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需要一代代中國共産黨人接續奮鬥。黨員幹部要切忌立志立業中帶有功利傾向,而是牢固樹立正确的人生觀、政績觀,看淡個人進退得失,心無旁骛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終身。


分割線
Copyright 2021 版權所有 © 云鼎娱乐新的网址是多少-云鼎娱乐线上平台 魯ICP備05051451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