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 親仁善鄰
發布時間:2022-11-15 作者:作者系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黨辦幹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碩士 來源:學習強國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不斷完善了外交總體布局,積極建設覆蓋全球的夥伴關系網絡,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顯著提升。這是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結果,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思想是對傳統外交思想中“親仁善鄰”思想的繼承、發展,是對中國傳統外交思想的集中體現與曆史性延伸。當代中國外交以中華優秀傳統外交文化為根基,立足國際國内兩大變局,以和平發展為外交底色,以“親仁善鄰”為外交文化,以“和合共生”“世界大同”為價值追求,形成了具有中國鮮明特色的外交之道。
“親仁善鄰”出自《左傳·隐公六年》:“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親仁善鄰”一般的含義是親近仁義而與鄰邦友好。以仁愛友善的原則與鄰國相處,是國與國之間和諧相處的前提條件。關于“仁”,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自己想立身于世,也要使别人立身于世,自己想做事通達,也要使别人做事通達。自己都不喜愛的事情,不要強加于别人。關于“鄰”,古人解釋為兩個維度:一方面指地緣上的鄰居、鄰裡,包含親密、親近、親善之意。中國古語說:“遠親不如近鄰”。從中可見中國古人對鄰裡關系的深刻認識。鄰裡、鄰國關系不是相互對立、矛盾沖突的關系,而是唇亡齒寒,相互依存,團結互助的親人夥伴關系,這種理念一直延續至今。另一方面,“鄰”亦指道義上相近、相通的國家。《論語》有言,“德不孤,必有鄰”。有道義的國家,一定不會孤立于世,會吸引志同道合的國家與之相交,形成萬邦彙聚,共商大計的世界圖景。中國古人把“親仁善鄰”視為中國和諧周邊、追求天下太平的一項重要國家戰略。其中,“以和為貴”的思想貫穿始終,與強調“博弈”“競争”的西方典型地緣政治思想不同,中國的主流政治一直是以和平主義為其内核并實行防禦性國防政策。
中國古人提倡“睦乃四鄰”“富以其鄰”的外交理念。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宣王問孟子:“交鄰國有道乎?”孟子曰:“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體現了鄰裡、鄰國的良性相處方式。《孟子·告子下》中就講到這樣一則故事:白圭認為自己的治水功勳比禹還大,在孟子面前得意地炫耀,孟子曰:“子過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國為壑。水逆行謂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惡也。吾子過矣。”意思是大禹治水遵循水的道路,是以四海為蓄水的溝壑,所以造福了九州的百姓。而你卻把鄰國當作蓄水的溝壑,這種做法是典型的自私自利行為,是“不仁”的行為,把本國利益淩駕于鄰國之上,轉嫁國内危機,失去了國際道義,以為這樣可以解決自己國家的水患問題,結果水逆向而行,就變成了洪水,損人亦不利己。古人主張以鄰為伴,反對“以鄰為壑”,嫁禍于鄰,追求講信修睦、“聘交鄰好”的外交格局。
中國古人早已認識到了“天人合一”是宇宙人生的規律。這種“天人合一”的共同體觀念在治國理政中表現為君臣一體、君民一體、家國一體、天下一體。世界是聯系的、發展的,在世界的海洋中,每個國家都像一朵浪花,沒有誰超脫于大海之外,都屬于海洋的一部分。所以孟子主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國家社會關系。
彼此尊重,和而不同是親仁善鄰的重要前提。中國人認為每一個國家都是紮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都有着本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所以要尊重其他民族國家的主權、文化、曆史、現狀等。人們隻有膚色語言之别,絕無高低優劣之分,每個民族國家都有權獨立自主地處理本國的内政外交,這是作為主權國家最基本的尊嚴。《中庸》雲:“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于人。”國與國相交亦是如此,每個國家都想在國際社會上獲得尊重,希望他國尊重自己的主權,所以自己更不能以任何理由與借口幹涉别國内政,因為國情不同、曆史文化不同,所選擇的發展道路也一定會有所不同。《群書治要·周禮》中載有大國“比小”“以和邦國”,老子談到國家間關系時,亦曰:“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墨家亦主張“大不攻小也,強不侮弱也,衆不賊寡也”。
即國家之間應做到不以大壓小,不以強淩弱。因此中國人強調“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指尊重不同,不同而和,和而平等。何謂平等?平等不是強國一家之言的平等,平等是道義的平等,即公平對待一切國家,不因國家大小、強弱、貧富而偏頗,尋求契合點,包容差異性,求同存異,聚同化異是親仁善鄰的必要前提。
貴信重義,合作共赢是親仁善鄰的應有之義。信,誠也。古人雲:“學貴信,信在誠。誠則信矣,信則誠矣。”“不信不立,不誠不行。”中國人自古對“誠信”非常看重,把誠信作為人生而為人、立身處世的德行之一。失德失信就是失義。古人提出“利者,義之和也”,意思是若想追求利益,必須與道義相統一,如果為了追求本國利益而不擇手段,罔顧國際道義,最終一定會自食惡果。所以中國人主張在互尊互信、求同存異的基礎上,展開坦誠深入的對話溝通,減少相互猜疑,堅持正确義利觀,義利兼顧,以義為先。中國古人千年前已然明白隻有以道義相交的國家,才能天長地久。也隻有出于道義去幫助他國,才是真正的團結互助。國與國相交不是零和博弈、你死我活的關系,而是合作共赢的夥伴關系,人類應該同舟共濟,共促世界繁榮穩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世界發展的成果與幸福。
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國與國相交,由于曆史、國情差異性巨大,難免會出現問題和紛争,但隻有和平與發展才是解決問題的鑰匙。正如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人和”促發展,以發展保障“人和”。“和”是天下一切事物最普遍的規律。“和”才能交流互鑒、共同發展、國泰民安。此時的發展不僅是某個國家或個人的發展,更是全世界、全人類的共同發展,因為個别國家的發展隻是世界的“盆景”,所有國家共同發展才是世界的“風景”。這與中國古人一直追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理想不謀而合。《群書治要·六韬》曰:“故利天下者,天下啟之;害天下者,天下閉之;生天下者,天下德之;殺天下者,天下賊之;徹天下者,天下通之;窮天下者,天下仇之;安天下者,天下恃之;危天下者,天下災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唯有道者得天下也。”意思是為天下謀利益的,天下人就擁護他;使天下人受禍害的,天下人就反對他;使天下人得以生養的,天下人都感激他;殺戮天下人的,天下人都毀害他;順應天下意願的,天下人就歸順他;使天下窮困的,天下人都仇視他;使天下人安居樂業的,天下人都依靠他;給天下帶來危難的,天下人就共同危害他。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隻有有道之人,才能得到天下人的擁戴。唐太宗主張“君臨區宇,深根固本,人逸兵強,九州殷富,四夷自服”(《貞觀政要·安邊》)。施王道行仁政,以仁義之心關照天下,故能得到其他國家和民衆的支持和擁護。以王道治國,仁德使其他國家願意親近,義舉使其他國家崇尚向往,威嚴使天下人不敢侵犯,這樣就能夠不借助戰争達到天下大同的結果。
為了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确提出“必須堅持胸懷天下”“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類發展進步潮流,積極回應各國人民普遍關切,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作出貢獻,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推動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中國共産黨過去、現在、未來也将會一直以實際行動為世界發展、世界人民貢獻中國力量與中國智慧。